【總經理專欄】 他們幫離職員工改履歷、還練面試!領先企業都怎麼做「員工體驗」?
2024-06-25
作者/
保聖那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暨
經緯智庫(MGR Consulting)
許書揚總經理
以下文章節錄自天下學習-人才永續頻道
完整文章請至 天下學習網站
當企業規模和薪資不再是求職者的優先指標,員工體驗變得愈來愈重要,除了從滿意度調查傾聽員工需求,先進的企業更是把員工照顧延伸到聘雇關係結束之後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全球都面臨人力缺乏的窘境。企業不再是單方面考選求職者,求職者同樣會對企業有諸多評量。當規模或薪資已不再是單一選擇標準時,傾聽員工心聲,改善員工體驗也愈發受到企業重視。
1988年我剛從美國取得碩士學位返台到美國運通服務,進入公司不久便接觸公司執行全球性的員工意見調查 (Employee Opinion Survey, EOS)。美國總部直接委託顧問公司從紐約飛來台灣執行EOS調查。那次經驗讓我印象深刻,一間企業為什麼會如此重視員工的聲音,願意大費周章,投入金錢與時間只為了解員工的想法?
以第三方公正立場,讓員工放心回饋心中真實的想法
歐美企業針對全球海外分公司平均2年進行1次EOS調查已行之有年,當時我問人事總監為什麼我們人資單位不自己執行呢?總監告訴我,外商公司的歐美總部很關心海外分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氛圍,尤其要避免有任何種族歧視和性騷擾。
EOS就是聆聽員工聲音,如果由人資單位自己執行,員工不免擔心公司秋後算帳,不敢說出真話,或是執行時有偏頗不公正的情形。為了力求公平公正,企業會委託第三方顧問公司執行,以維持全球一致的標準,並在執行後找出問題所在,針對改進事項組織焦點訪談。這些改進項目也會成為海外分公司總經理的KPI,由此可見歐美企業對於員工意見反應的重視程度。
回到2024年,在台灣除了部分中大型企業會由HR執行EOS,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執行。當員工可以不畏懼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,且看見企業會針對員工的意見做出調整,「我的意見被公司重視」的良善員工體驗都能轉化成對於公司的向心力。
踏出公司仍能感受公司的照顧
企業對於人才的重視,不只能從員工在職期間看見,當員工離開時,企業的心態及做法也可窺見一二。
人力資源部門對於再就業服務(Outplacement)一詞應該都不陌生,2020年疫情擴散,許多企業都被迫面臨裁員。有些歐美企業除了提供優於勞基法的資遣費之外,常常會再委託顧問公司提供再就業服務,協助員工撰寫履歷,面試練習找到下一個工作。
日本企業甚至透過顧問公司合作,給予被裁員工2年和新東家一起工作的適應期,確保這些員工有穩定收入及新雇主。這些做法都讓我覺得企業是相當有溫度的。
回顧過去10年,根據我的了解,在國內再就業服務的需求有9成來自歐美企業,1成來自日本及陸資企業,台灣企業則是鳳毛麟角。其實,再就業服務的對象雖是被裁撤的同仁,但是也會影響到在職同仁,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企業的溫暖,強化員工體驗。
員工體驗涵蓋的範圍相當廣,從到職至離開,期間點點滴滴的感受都可歸列為員工體驗。同時,這也是緊連員工對企業認同的其中一把鑰匙,是企業在永續經營中需要努力的一環。
過去,我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完善,時至今日,勞動市場、缺工等大環境的催化下,愈來愈多企業付出大量心血改善員工體驗,我想這也可從最佳企業雇主獎這類比賽的參與企業數年年增加得知,企業對此的重視程度不可同日而語。在這條路上我們仍有加強的空間,打造出幸福企業與員工體驗的良善循環。
*更多總經理專欄文章請至天下學習網站
許書揚總經理 - 駐站專家 - Cheers 天下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