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est career partner

tel. 02-2708-2929

客服時間 9:00-18:00

【許書揚總經理-天下學習專欄】這4種人資長,CEO敬而遠之

2025-02-17

新知分享

作者/
保聖那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
暨 經緯智庫(MGR Consulting)
許書揚總經理


以下文章節錄自天下學習-人才永續頻道
完整文章請至 天下學習網站


在「人才定勝負」的時代,人資長又被稱為企業的人才掌舵者。但他們真的能為公司加分嗎? 如果踩到以下這些雷,不只幫不上忙,反而可能成為公司急著擺脫的絆腳石!


在企業高層管理中,CEO需要與人資長(CHRO)之間互相信任充分合作,而人資長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角色,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技能,更需要理解並支持公司整體發展方向。

然而,有些人資長類型可能會讓CEO感到失望甚至不滿,因而阻礙企業長期發展。以下是CEO可能不願意任用的4種人資長類型:


1. 諄諄善誘型──會對CEO說教


這類人資長的特點是將自己定位為教育者,試圖以人力資源專業知識說服CEO,經常採用說教式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觀點。雖然立意良善,想幫助CEO理解人資邏輯,但這種做法常常適得其反,容易被解讀成不信任或質疑CEO的判斷力。

一位成功的人資長應該像CEO的合作夥伴,提供簡單、具體又實用的建議,而不是一味強調自己的HR專業來壓過CEO的決策。與其以自己的HR專業權威壓倒CEO的決策主導地位,不如站在同一陣線,成為能真正協助決策的夥伴。

在歐美企業中,因為組織架構或企業文化的不同,有時候跨國公司或區域的HR高層(如亞太區或全球HR總監)的影響力,可能會超過當地(例如台灣分公司)CEO的決策權。但這種情況在台灣的本土企業並不適用,因為台灣企業更強調CEO的領導地位,決策多半由CEO主導,HR主管的角色則是提供支持和策略建議,而不是挑戰或凌駕於CEO之上。​


2. 埋首研究型──不與其他一級主管社交


這類型的人資長傾向大門深鎖,給同仁感覺HR是閉門造車的「黑箱作業」單位。專注本業、追求專業固然值得肯定,但如果太過封閉,忽略和其他部門主管的交流,政策就容易脫節,無法真正解決問題,因為沒掌握到第一線的真實需求和變化。

其實,人資長的角色不只是管理人才,更要成為串聯各部門的橋樑。只有主動參與內部溝通,和高層建立良好合作關係,才能制定出既有創新又貼近實際的人資政策。換句話說,人資工作不能只關起門來做,走出去才看得到真需求。


3. 缺乏遠見型──無法策略思考,僅依賴部屬執行


一位高效率的人資長必須在日常管理與長期規劃之間找到平衡。如果過於依賴部屬處理日常事務,自己又缺乏策略性思考和遠見,沒辦法為人才發展和組織架構做長期規劃,就會顯得角色單薄,難以發揮職責的關鍵價值。

人資長應該是公司的戰略夥伴,不只解決眼前問題,更要能掌握產業和人才市場的趨勢,提供前瞻性建議,制定應對未來挑戰的人資策略。如果無法將日常管理與戰略規劃相結合,最終很難在CEO眼中成為有價值的夥伴。​


4. 守成型──面對二代接班的CEO,不夠積極進取


這類人資長通常經驗豐富,曾陪伴一代CEO走過創業或快速擴張的光榮時刻。然而,當企業進入接班新世代,他們可能因習慣過往的工作模式,加上年紀漸長,傾向固守現狀,缺乏改革的決心。

對於一心希望推動變革、實現突破的二代接班CEO來說,這類型的人資長往往在面對組織變革或外部挑戰時,採取消極保守態度,可能導致公司錯失創新機會,甚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落後。對新世代CEO而言,他們需要的是能夠主動擁抱變化、積極協助推動組織變革的夥伴,而非安於現狀的「穩定保守派」。


CEO和人資長的關係,不是誰聽誰的,而是要相輔相成、互相支持的,一起把公司帶往更好的方向。成功的人資長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,更重要的是能將這些知識與公司的整體戰略有效結合。避免成為上述4種類型的人資長,是所有專業人資主管應該警惕的課題。


*更多總經理專欄文章請至天下學習網站
許書揚總經理 - 駐站專家 - Cheers 天下學習

返回最新消息
TOP